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PLC的产生基本概述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可编程控制器”英文缩写为什么不是“ PC ”而是“ PLC ”? 可编程控制器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cLogic Controller) ,简称 PLC ,它主要用

    “可编程控制器”英文缩写为什么不是“PC”而是“PLC”?

    可编程控制器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c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称作可编程控制器( Programmable Controllcr),简称PC。由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也常简称为PC,为了避免混淆,人们仍把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为PLC

    PLC问世之前,工业控制设备基本上都是由各种继电器、接触器为主要元件构成的控制装置,其控制方式是以导线连接形成器件间的逻辑关系。图1-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动控制电路图。图(a)为主电路,接触器KM1的常开主触点控制电动机正转电路的通断,接触器KM2的常开主触点控制电动机的反转电路的通断。图(b)为接触器联锁的控制电路,由KM1KM2线圈、常开常闭辅助触点及停止按钮SB1、正转启动按钮SB2和反转启动按钮SB3、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组成,实现对主电路的控制和保护。电路的逻辑关系是:当按下SB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启动,按下SB1,电动机停止正转;当按下SB3,三相异步电动机反转启动,按下SB1,电动机停止反转。这种通过继电器、接触器和按钮等控制元件组成的线路连接,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逻辑,对生产设备进行各种操作控制。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缺点也日益显现,如图1-1(b)要想改造成图(c)的接触器和按钮双重互锁控制电路,必须改变硬件接线才能实现。对于一个简单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改变控制方式就要花费时间重新设计布线,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又如何呢?

   20世纪60年代,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多采用继电器控制装置,这种控制系统操作方便、价格便宜,便于掌握,但由于采用硬接线逻辑,只要有一处地方出现故障,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且系统接线复杂,改变控制要求困难,每一次汽车的改型,原有的接线和控制柜都需要改变,既浪费大量的设备,又延长了设计和制造周期,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生产效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8年提出了用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设想,并提出了以下10项招标指标。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动电路

    1-1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