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通信的差错控制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1 .传输差错特性 信道所固有的持续存在的随机热噪声和干扰噪声。 衡量信道质量的重要参数——误码率 Pe 。 Pe= 发生差错的码元数 / 接收的总码元数 2 .差错控制的常用方法 差错控
1.传输差错特性
信道所固有的持续存在的随机热噪声和干扰噪声。
衡量信道质量的重要参数——误码率Pe。
Pe=发生差错的码元数/接收的总码元数
2.差错控制的常用方法
差错控制的常用方法是差错控制编码。要发送的数据(信息位)先按照某种关系加上一定的冗余位,构成一个码字再发送。接收端在收到码字后,查看信息位和冗余位,并检查它们之间的关系(校验)。
差错控制编码又可分为检错码(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和纠错码(不但能发现,而且能纠正)。
衡量编码性能好坏的参数——编码效率R,它是码字中信息所占的比例,如字长n、信息位长k、冗余位长r。
R=k/n=k/ (k+r) (2-9)
3.差错控制方法
数据通信中,基本上有两种方法:
(1)自动请求重发:ARQ(Automatic Request for Repeat)。只需用检错码,但必须有双向信道。有错重发,直至正确为止。使用较多。
(2)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接收端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确定二进制错码元的位置而加以纠正。它必须用纠错码,但无需反向信道。因较复杂,编码效率低,一般只用于单向传输或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
这两种方法可以混合使用。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