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PLC将功能流程图向梯形图转换的起保停电路设计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起保停电路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以下 3 步: (1) 根据功能流程图写出存储器位的逻辑表达式。 起保停电路设计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每一步的起动条件和停止条件。根据功能图转换实现的基本
起保停电路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以下3步: (1)根据功能流程图写出存储器位的逻辑表达式。 起保停电路设计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每一步的起动条件和停止条件。根据功能图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可知:当图7.14所示的步M0.1为活动步,且转移条件I0.3满足时,步M0.2变为活动步,该步对应的动作(Q0.1“通电”)被执行;之后当步M0.2后面的转移条件I0.4满足时,步M0.3变为活动步,同时步M0.2变为非活动步。由此可见,某一步的起动条件是该步的前级步是活动步且满足该步对应的转移条件;而后级步变为活动步则可以作为该步的停止条件(也可以利用转换条件I0.4做为M0.2的停止条件,但对于转换条件表达式比较复杂的场合,使用不方便)。 由此,图7.14中的步M0.2的逻辑表达式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M0.2=(M0.1·I0.3+M0.2)·
等式左边的M0.2为存储器位M0.2的状态;I0.3为M0.2对应工步的进入转移信号,等式右边的M0.2为存储器位M0.2对应的常开触点(用于实现步M0.2状态的保持),
则对应存储器位M0.3对应的常闭触点。 该逻辑表达式和起保停电路的逻辑表达式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利用起保停电路实现。 选择结构和并行结构的处理: ①选择结构的开始:如图7.10 (a)所示,如果步5为活动步,则步8和步10都可能称为活动步,因此步5的停止条件应该是步8和步10对应存储器位的常闭触点的与。即如果某一步的后面有若干个选择分支,则该步的停止条件为该步后所有步对应存储器位的常闭触点的与。 ②选择结构的结束:如图7.10 (a)所示,无论步9还是步11为活动步,都会导致步12成为下一个活动步。如果以M0.1和M0.2分别表示步9和步11,则步12的起动条件应为M0.1·M0.2·F。即如果某一步前有若干个选择分支(有若干个选择分支进入该步),则该步的起动条件为所有分支对应的起动条件的或。 ③并行结构的开始:如图7.11所示,如果步1为活动步,且转移条件A满足,则步2、4、6和7将同时变为活动步,同时步1变为非活动步,因此可以利用其中任意一步作为步1的停止条件。即如果某一步后有若干个并行分支,可以以其中任意分支对应的存储器位的常闭触点作为该步的停止条件。 ④并行结构的结束:如图7.11所示,步8变为活动步的条件为步3、5、6和7同时为活动步,且满足转移条件H,如果以M0.0、M0.1、M0.2和M0.3分别表示步3、5、6和7,步8的起动条件可以写为M0.0·M0.1·M0.2·M0.3·H。即如果某一步前有若干个并行分支,则该步的起动条件为所有分支对应的存储器位的常开触点和转移条件的与。 根据上述规则,写出图7.12所示功能流程图的逻辑表达式如下,注意其中选择结构和并行结构中各步的逻辑表达式。 M0.0=(SM0.1+M0.7·I0.7+M0.0)·
·
选择结构的结束与选择结构的开始 M0.1=(M0.0·I0.0+M0.1)·
M0.2=(M0.1·I0.1+M0.0·I0.2+M0.2)·
选择结构的结束与并行结构开始 M0.3=(M0.2·I0.3+M0.3)·
M0.4=(M0.3·I0.4+M0.4)·
M0.5=(M0.2·I0.3+M0.5)·
M0.6=(M0.5·I0.5+M0.6)·
M0.7=(M0.4·M0.6·I0.6+M0.7)·
并行结构结束
(2)写出执行元件的逻辑函数式。 一个步对应一个动作,通过该步的存储器位的常开触点驱动输出线圈,也可以将输出和对应步的存储位的线圈并联。 Q0.1=M0.2 Q0.2=M0.3 Q0.3=M0.5 Q0.4=M0.6 Q0.5=M0.7 当功能流程图中有多个步对应同一个动作时,可用这几个步对应的位存储器位的常开触点的“或”驱动输出线圈。 Q0.0=M0.1+M0.2 (3)根据逻辑函数式画梯形图。 可由每个逻辑函数式中的与或逻辑关系,用串联或并联触点对应线圈的形式画出所有梯级的梯形图如图7.15所示。为节省篇幅,本程序中省略了所有标题栏Network。
图7.15 利用起保停电路设计法设计的图7.12流程图对应梯形图
点击排行
PLC编程的基本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