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FX系列PLC通信方式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按照数据传输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将通信方式分成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的特点是将多个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传输的数据有多少位,就相应地有多少根传输线,因此并
按照数据传输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将通信方式分成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的特点是将多个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传输的数据有多少位,就相应地有多少根传输线,因此并行通信的速度相应地就快。但是,随着传输位数的增多,电路的复杂程度也相应增加,成本也随之上升,因此,并行通信较适合于短距离的数据通信,譬如,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图6.2所示为8位数据并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6.2 8位数据并行传输示意图 从图6.2中可以看到,对于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只需要一个时钟周期就可以从发送设备传送到接收设备中,因为每一位数据都是用单独的线路进行传输。 目前,计算机中的并行接口主要作为打印机接口,接口使用的是25针D型接头。由于8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传送速度大大提高。但是,并行传送的线路长度受到限制,因为长度增加,干扰就会增加,容易出错。 有四种常见的并口:4位、8位、EPP和ECP,现在大多数的个人计算机上都配有8位的并口,Intel 386以上的便携机配有EPP口,支持全部IEEE 1284并口规格的计算机配有ECP并口。EPP接口(增强并行接口)由Intel等公司开发,允许8位双向数据传送,可以连接各种非打印机设备,如扫描仪、LAN适配器、磁盘驱动器和CD-ROM驱动器等。 ECP接口(扩展并行接口)由Microsoft、HP公司开发,能支持命令周期、数据周期和多个逻辑设备寻址,在多任务环境下可以使用DMA(直接存储器访问)。 串行通信的特点是只用一根数据线进行传输,多位数据必须在一根数据线上顺序地进行传送。因此,串行通信的速度比并行通信要慢。但是由于只需要一根数据线进行传送,所以电路比较简单,适合于多数位、长距离通信的场合。随着串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串行传输速率已经可以达到每秒兆字节的数量级。PLC控制系统广泛地应用了串行通信的技术。图6.3所示为8位数据串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6.3 8位数据串行传输示意图 从图6.3中可以看到,同样是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10110011B),对于发送设备来说,需要首先将其作并行到串行的转换,然后用8个时钟周期(T1~T8)将其全部发送至接收设备;接收设备每个时钟周期接收到1位数据,需要8个时钟周期才能全部接收完毕,然后再经过串行到并行的转换,才算最终完成了这个8位数据的传输。 从上面这个串行传输的例子中可以发现,在串行通信中需要解决好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同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某些数据位的丢失,导致通信失败。因此,在串行通信中,根据采用的同步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将串行通信进一步分为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两种。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将传输的数据按照某种位数进行分组(通常以8位的字节为单位),在每组数据的前面和后面分别加上一位起始位和一位停止位,根据需要还可以在停止位前加一位校验位,并且停止位的长度还可以增加。这样组合而成的一组数据被称为一帧。图6.4所示为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格式。
图6.4 异步串行传送数据格式 发送设备一帧一帧地发送,接收设备也一帧一帧地接收,由于加入了起始位、停止位以及校验位,就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接收设备若发现某一帧的数据缺少了必需的起始位或停止位,可以要求发送设备重新传送这一帧的数据。 串行通信按照信息在设备间的传输方向,还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分别如图6.5中的(a)、(b)和(c)所示。
图6.5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传输方式 尽管异步串行通信方式的结构比较简单,但是数据的传送量增加很多,导致传输效率不高,一般用在对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应用中。 为了克服上述异步串行通信方式中传输效率较低的不足,同步串行通信方式对每一帧数据的分组方式作了一些改进。同步串行通信方式不再以字节为单位,而是以数据块为单位,每个数据块可以由多个字节构成,只在每个数据块的前后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这样减少了需要额外传输的控制数据的长度,自然也就提高了传输的效率。不过,相对异步通信方式而言,同步通信方式的软硬件复杂程度也随之上升.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只在传输速率要求较高的系统中使用。 PLC通信通常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