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蒙特利尔议定书
来源:艾特贸易2017-10-24
简介1834 年以来,用作制冷剂的材料有乙醚、二甲基乙醚、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后来逐渐被氟利昂制冷剂所取代。近年来,由于二氧化碳 ( CO2) 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同时又具有良好
1834年以来,用作制冷剂的材料有乙醚、二甲基乙醚、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后来逐渐被氟利昂制冷剂所取代。近年来,由于二氧化碳( CO2)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同时又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重新引起人们的广泛研究和重视。
1870年,人们选择氨(NH3)作为制冷剂,从此在大型制冷机中NH3被广泛应用。
18世纪后期,氟利昂(Freon,主要是含氟、氯、溴元素的卤族衍生物)开始作为制冷剂使用。1929~1931年间将CCL2F2作为制冷工质,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产此物质的杜邦公司,将其标名为氟利昂12。
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了共沸混合制冷剂,20世纪60年代又开始应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到1963年,制冷剂生产已占有机氟工业总产量的98%。
氟利昂制冷剂的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热力性质有很大区别,但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又有许多共同的优点,所以,氟利昂得到迅速推广。
为了书写和表达的方便,制冷剂采用国际统一规定的标识符号,即由字母“R”( Refrigerant的第一个字母)和一组数字及字母构成,其数字则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按一定规则编写。
详细的制冷剂标准符号可从表1-1中查得。
表1-1制冷剂的标准符号
联合国环保组织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签署了《关于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上正式规定了逐步削减CFCs生产与消费的日程表。
我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宣布加入修订后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1993年批准了《中国消耗大气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为了加快淘汰步伐,逐步限制使用的时间表在不断地提前。到1995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七次会议为止,国际上对CFCs和HCFCs物质限制日程表如下:
1.CFCs的制冷剂淘汰
对CFCs(例如CFC11,CFC12,CFC113,CFC114,CFC115等),规定对发达国家,从1996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生产与消费;对发展中国家(CFCs人均消耗量小于0.3kg/年),最后的停用日期是2010年。
2.HCFCs的制冷剂淘汰
对HCFCs(例如HCHC22,HCFC142b,HCFC123等),规定对发达国家,从1996年起冻结生产量,2004年开始削减,至2020年完全停用;对发展中国家,从2016年开始冻结生产量,2040年完全停用。
相关文章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