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制冷设备正常状态
来源:艾特贸易2017-10-11
简介1 .油分离器 氨制冷装置在正常工作时,油氨分离器上的进气阀、出气阀和供液阀(对洗涤式而言)是开启的,而放油阀是关闭的;对于洗涤式油氨分离器,外壳下部的温度近似等于冷
1.油分离器
氨制冷装置在正常工作时,油氨分离器上的进气阀、出气阀和供液阀(对洗涤式而言)是开启的,而放油阀是关闭的;对于洗涤式油氨分离器,外壳下部的温度近似等于冷凝器的冷凝温度。
氟油分离器自动回油管,应时冷时热为正常,冷热周期为1小时左右。
2.集油器
集油器正常工作时,其储油量不应超过容积的70%,否则应及时放油。放油时,先关闭进油阀,慢慢打开降压阀,使氨液蒸发;然后开启放油阀将油放出。放油完毕应及时关闭放油阀,使集油器处于工作状态。
3.中间冷却器
中间冷却器正常工作时,进气阀、出气阀、压力表阀、盘管进液和出液阀、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均应开启;而放油阀、排液阀应关闭。一般而言,中间冷却器的液面应高于进气管口150~200mm,盘管出液温度应比中间温度高5℃。
4.冷凝器
正常工作时,冷凝器的进气阀、出液阀、进水阀、出水阀、均压阀、压力表阀及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应处于开启状态,而放油阀、放空阀则应关闭。
冷凝器在工作期间,冷凝压力不应超过1.5MPa,冷凝出入水温差1.5~3℃,冷凝温度较出水温度高3~5℃。
冷凝器停止使用时,应停止水泵供水,放净存水,关闭进气阀、出液阀。
5.再冷却器
再冷却器工作时,先开启进出水阀,后开启进出氨阀,同时关闭旁通阀;停止工作时,先开启旁通阀,再关闭进氨液阀,最后关闭出液阀。
6.高压储液器
高压储液器在正常工作时,均压阀、压力表阀、进液阀、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应开启,放空气阀和放油阀则应关闭。桶内的储液量应维持在30%~80%,氨液过多,冷凝压力会升高;氨液过少,不能保证正常供液。
7.膨胀阀
正常工作情况下,膨胀阀的开启度要适度,一般为1/4、1/8、1/12和1/16转,其中以1/4和1/8转最为普遍。膨胀阀的开启度过大,起不到节流降压作用。
8.低压储液桶
低压储液桶在工作时,进液阀、减压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的截止阀、液面指示器阀都应开启;加压阀、放油阀、排液阀都应关闭。
低压储液桶在正常工作中,桶内不应有氨液存在,或在1/3以下。
9.排液桶
排液桶在工作之前,桶内应无氨液。进液前,开启降压阀,使桶内压力降到蒸发压力后,关闭降压阀,开启进液阀,开始进液。当需要排出桶内液体时,先开启加压阀,待桶内压力升高至0.5~0.6MPa时,开启出液阀将液体排出。
10.循环储液桶
工作时,循环储液桶的进气阀、出气阀、进液阀、出液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的截止阀、浮球阀和液面指示器的均压阀都应开启,加压阀、排液阀和放油阀均应关闭。
循环储液桶工作时的压力应与该系统的回气压力相等。桶内的液面以1/3高度为宜,最多不超过总容积的70%,最少不小于氨泵每小时循环量的30%。
11.氨液分离器
氨液分离器工作时,其进气阀、出气阀、出液阀、压力表阀、浮球供液装置的平衡阀都应开启,手动供液阀(只有在浮球阀失灵时才使用)和放油阀均应关闭。
氨液分离器正常工作时,液面高度一般以1/3为宜,并且在金属液面指示器1/2高度的部位应结有较薄的霜层。
12.蒸发器
立管式蒸发器在盐水中工作时,盐水的水面应高出蒸发器上部第一根主管150~250mm,蒸发器的氨液量应为管子高度的1/2或2/3,盐水的流速为0.5~0.7m/s。
13.冷却排管
冷却排管的正常供液,是保证冷间低温的前提。一般而言,可根据冷却排管的表面结霜量判断排管的供液情况:如排管结霜太少,说明供液太少;如排管上部结霜,下部不结霜,说明排管内积油过多;如果排管局部不结霜,说明排管内有堵塞。
14.冷风机
冷风机工作时,蒸发管子表面应有一层均匀的薄霜,不得有不结霜和不均匀结霜的现象。另外,管子的焊接部分不得有氨气泄露的情况。
15.氨泵
离心泵在正常运转时应发出比较沉重、有负荷的声音,输液压力为0.15~0.25MPa,压力表比较稳定,电流不超过6A。对于齿轮氨泵和屏蔽氨泵,由于采用氨液冷却,在运转时应检查其供液情况。
16.水泵
同氨泵类似,水泵在正常运转时应发出比较沉重、有负荷的声音,不得有噪声或冲击声,电流表和压力表上的指针应比较稳定。冬季水泵停止运转后,应将管内和泵体内的积水放尽,以防结冰。
17.喷水池
喷水池在工作时,水位不应超过总容积的80%,否则冷却水会经溢流管流入地下水道。冬季喷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保持其水温不低于5℃。
18.冷却塔
工作时,旋转式布水器必须布水均匀,出水必须沿着凹凸倾斜交错的弯曲波纹板的表面,从上到下呈薄膜状缓慢流动。风机工作平稳性要好,轴承温度不要超过35℃,最高温度不要超过70℃。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