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来源:艾特贸易2017-10-11

简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发展过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它以电力线路为传输通道具有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发展过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它以电力线路为传输通道具有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得天独厚的优点,在我国40年代时,已有日本生产的载波机在东北运行作为长距离电力调度的通信手段,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始研制自己的ZDD - 1型电力线载波机,实现产品化后,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ZDD - 5型电力线载波机,该设备为四用户两级调幅,具有AGC自动增益控制,控制电路和音频转接接口呼叫方式采用脉冲制式,经改进后的ZDD - 5A型机也能够复用远动信号,在我国60年代到70年代时期该机所代表的模拟制式电力线载波机得到了广泛应用,70年代时期我国模拟电力线载波机技术已趋成熟,当时以ZDD - 12ZJ - 5ZBD -3机型为代表在技术指标上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并成为我国应用时间最长的主流机型,我们可将在此之前的载波机称为第一代载波机。80年代中期,电力线载波技术开始了单片机和集成化的革命,产生了小型化多功能的载波机。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技术进步为单片机自动盘代替了三极管或布线逻辑的自动盘、集成电路的调制器、压扩器滤波器和AGC,放大器代替了笨重、多故障的模拟电路CMOSVMOS高频大功率管在功放电路中的应用等,这一阶段的载波机可称为第二代载波机;到了90年代中期,以SNC - 5电力线载波机为代表,在国内首次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载波机音频至中频部分的信号处理使用DSP器件来完成,实现了软件调制滤波限幅和自动增益控制,这类载波机可称为数字化电力线载波机划为第三代,由此开始电力线载波业界,进入了载波机的数字化革命阶段,许多企业纷纷投入力量着力于数字电力线载波机的技术研究工作,到了90年代末期,从根本上初步解决了载波机通信容量小的技术瓶颈问题,从而为电力线载波市场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从市场上来看数字化和全数字载波机已占据了高压电力线载波机产品的大部分市场,模拟制式的电力线载波机销售量已开始萎缩,除了特殊的应用场合外将趋于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