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微波通信经历哪些发展过程
来源:艾特贸易2017-09-21
简介在 20 世纪 40 年代无线通信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频率在 300MHz ~ 300GHz 范围内的电磁波在通信方面具有非常优异的特点,按照电磁波频率或波长分类和命名法,将这部分的电磁波频谱称为
在20世纪40年代无线通信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在通信方面具有非常优异的特点,按照电磁波频率或波长分类和命名法,将这部分的电磁波频谱称为微波。1947年贝尔实验室在纽约和波士顿之间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模拟微波试验电路(TD-X)。
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始,在美国以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主干路由上都安装了与TD -2相类似的微波接力系统。1979年,日本商用系统的波道容量达到3600个话路;到1980年,美国商用系统AR6A系统采用单边带调制技术,在6GHz频带的30MHz波道带宽内安排6000个话路,使每路的传输成本降低到历史上的最低点。
为提高话音质量,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首次出现了数字微波接力系统。
1988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美国SONET的基础上,提出了SDH传送网标准。与以前的PDH相比,SDH标准统一了欧洲和北美的标准,使国际间在STM -1及其以上速率上互通成为可能。SDH系统采用同步复用和灵活的映射结构,可以从高阶支路直接分插低阶支路信号,避免了逐级分复接过程,使设备简化。而且,SDH系统安排了大量的开销字节,使网络的操作、管理、维护和配置能力大大加强。
SDH微波系统在9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