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什么是频率、波长、波速
来源:艾特贸易2017-09-19
简介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电场强度矢量 E( 或磁场强度矢量 H) 进行完全振动的次数,通常用 f 表示。如果一电磁波在一秒内振动一次,该电磁波的频率就是 1Hz ,频率的单位是 Hz 。对于无
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电场强度矢量E(或磁场强度矢量H)进行完全振动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如果一电磁波在一秒内振动一次,该电磁波的频率就是1Hz,频率的单位是Hz。对于无线电信号,它属于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每秒约前进300000km。不同的频率的(或不同波长)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性质用途。按照频率或波长不同把电磁波分为不同的种类,频率在300GHz(1GHz=109Hz)以下的波称为无线电波,主要用于广播,电视或其他通信。频率在3×1011Hz~4×1014Hz之间的波称为红外线,它的显著特点是给人以“热”的感觉,常用于医学上的物理治疗或红外线加热,探测等,频率在3.84×1014Hz~7.69×1014Hz之间的波为可见光,它能引起人们的视觉,频率在8×1014Hz~3×1017Hz之间的波称为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常用于杀菌,消毒,频率在3×1017Hz~5×1019Hz之间的波称为X射线(或伦琴射线)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常用于金属探测,人体透视等,在原子核物理中还有频率为1018Hz~1022Hz以上的射线,其穿透能力就更强了。
波长是指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波速是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通常用v表示。
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之间关系为
v=λf
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速的单位是m/s,波长的单位是m。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