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风力机的功率调节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功率调节是风力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投入运行的风力机主要有两类功率调节方式:一类是定桨距失速控制;另一类是变桨距控制。 (1) 定桨距失速控制 定桨距风力机的主要结构特
功率调节是风力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投入运行的风力机主要有两类功率调节方式:一类是定桨距失速控制;另一类是变桨距控制。 (1)定桨距失速控制 定桨距风力机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桨叶与轮毂的连接是固定的,即当风速变化时,桨叶的节距角不能随之变化。它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优点。风力机的功率调节完全依靠叶片气动特性。这种机组的输出功率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通常难以保证在额定风速之前CP较大,特别是在低风速段。这种机组通常设计为有两台不同功率、不同极对数的异步发电机。大功率高转速发电机工作在高风速区,小功率低转速发电机工作在低风速区,由此来调整CP,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通过叶片的失速或偏航控制降低CP,从而维持功率恒定,但实际上难以做到功率恒定,通常有些下降,如图7-2所示。 图7-2 风力机组功率特性曲线 (2)变桨距控制 为了尽可能提高风力机风能转换效率和保证风力机输出功率平稳,风力机需要进行桨距调整。在定桨距基础上安装桨距调节环节,构成变桨距风力机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调节不完全依靠叶片的气动特性,它要依靠叶片节距角(气流方向与叶片横截面的弦的夹角)的改变来进行调节。在额定风速以下时节距角处于零度附近,此时,叶片节距角受控制环节精度的影响,变化范围很小,可看作等同于定桨距风机。在额定风速以上时,变桨距机构发挥作用,调整叶片节距角,保证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在允许范围以内。变桨距风力机的启动风速较定桨距风力机低,停机时传动机械的冲击应力相对缓和。风机正常工作时,主要采用功率控制,对于功率调节速度的反应取决于风机桨距调节系统的灵敏度。在实际应用中,风速的较小变化将造成风能较大的变化,风机输出功率处于不断变化中,桨距调节机构频繁动作。风机桨距调节机构对风速的反应有一定的时延,在阵风出现时,桨距调节机构如果来不及动作就会造成风机瞬时过载,不利于风机的运行。 比较来看,定桨距失速控制风力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并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利于市场竞争。但失速型叶片本身结构复杂,成型工艺难度也较大。随着功率增大,叶片加长,所承受的气动推力增大,叶片的失速动态特性不易控制,使制造更大机组受到限制。变桨距型风力机能使叶片的节距角随风速而变化,从而使风力机在各种工况下(启动、正常运转、停机)按最佳参数运行。它可以使发电机在额定风速以下的工作区段有较大的功率输出,而在额定风速以上的高风速区段不超载,不需要过载能力大的发电机等。当然,它的缺点是需要有一套比较复杂的变距调节结构。现在这两种功率调节方案在技术上都比过去的有很大改进,都在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