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微波炉的加热机理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1 .微波基础知识 微波是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波长为 1 mm ~ 1 m ,其相应频率为 300 MHz ~ 300000 MHz ,属超高频波段。其低端与无线电的超短波波段相接,高端与远红外波段相接。为防
1.微波基础知识 微波是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波长为1 mm~1 m,其相应频率为300 MHz~300000 MHz,属超高频波段。其低端与无线电的超短波波段相接,高端与远红外波段相接。为防止微波对无线电通信、广播、雷达等的干扰,国际上规定,供工业、科研、医学、干爆与加热使用的微波有四段,微波加热与干燥频段如表7-3所示。目前家用微波炉采用(2450±25)MHz频段。 表7-3 微波加热与干燥频段
频率/MHz 波段 中心波长/m 890~940 L 0.330 2400~2500 S 0.122 5720~5870 C 0.052 22000~22250 K 0.008 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遇到不同的物质会表现出反射、穿透、被吸收三种不同的特性。 (1)反射性。微波在传输过程中,如遇到金属就会反射回来。根据微波的反射性,微波炉的炉腔都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使微波在炉腔内来回反射穿透食物,增强热效率。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微波炉中使用的加热器皿不能用金属制作。 (2)穿透性。微波对一般的陶瓷、玻璃、耐热塑胶、木器、竹器、纸板等绝缘材料,能够穿透。所以,这些绝缘介质是制造微波炉加热器皿的最佳材料。 (3)吸收性。各类食品都可吸收微波,微波使食物内的分子振荡、摩擦而产生热能。微波对各种食物的穿透程度,因其质量、厚薄、形状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2.微波加热机理 从分子结构来看,物质可分为两类:一类分子,在无外加电场时,内部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叫无极性分子;另一类分子,即使在无外加电场时它内部的正负电荷中心也不重合,叫有极性分子。有极性分子又叫电偶极子或偶极子。极性分子在电场中的状态如图7-28所示。 图7-28 极性分子在电场中的状态图 在没有外加电场时,尽管有极性分子的每个偶极子正负电荷中心并不重合,但分子的热运动使偶极子的排列杂乱无章,因此,整个电介质呈中性,如图7-28(a)所示。 如果把这种电介质放到外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每个偶极子就会沿外电场力的作用方向取向。电介质表面感应出了极性相反的电荷,称为极化,如图7-28(b)所示。 外电场越强,极化作用越强。外加电场消失时,分子又变成无序状态,如图7-28(c)所示。当外加电场以相反的方向再次施加时,极性分子也随之以相反的方向有序地排列,如图7-28(d)所示。 若外加电场方向反复变动,则极性分子便会相应地随之反复摆动,如图7-28(e)所示。在摆动过程中,分子间发生摩擦而产生热。 如果将极性分子物质放到频率达2450 MHz的交变电场中,电场方向每秒变换24.5亿次,则极性分子也会随之摆动24.5亿次。分子的热运动和相邻分子间的摩擦作用更剧烈,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完成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变成宏观的微波加热。对极性物质而言,微波加热所产生热量的多少除与物质性质有关外,还与电场强度和频率密切相关。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