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外观检查及憎水性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1 .复合绝缘子外观检查 复合绝缘子外观检查应在每次登塔检查时进行。外观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绝缘子表面的放电及憎水性能的变化情况;伞裙护套表面是否有蚀损、漏电起痕、树枝
1.复合绝缘子外观检查 复合绝缘子外观检查应在每次登塔检查时进行。外观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绝缘子表面的放电及憎水性能的变化情况;伞裙护套表面是否有蚀损、漏电起痕、树枝状放电或电弧烧伤;伞裙与护套之间是否有脱胶现象;端部金具连接部分是否有明显的滑移,密封处是否脱胶;球头碗头金具是否有锈蚀现象,锁紧销是否缺少;各部分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装配是否合适;铁件与绝缘件是否结合紧密、良好;均压环是否歪斜、滑移、脱落。检查若有异常状况应记录存档。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般要求伞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不应超过25mm²,深度不大于1mm,凸起表面和合缝应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应超过0.8mm,总缺陷面积不超过绝缘子总面积的0. 2%。当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不必进行其他试验即可判定该绝缘子报废:①伞裙和护套出现变脆、粉化或破裂;②伞裙和护套出现电蚀或电痕;③绝缘子各连接部分由于胶粘密封剂失效而出现开胶现象或裂缝、滑移现象。 2.复合绝缘子憎水性试验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检查周期为3年,挂网后第6年开始抽查,按照DL/T 864-2004《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相关规定执行。具体试验方法及步骤如下:对运行中的绝缘子,检修时应采用能产生微小雾粒的喷雾器在距离被检查绝缘子表面25cm的位置上、对复合绝缘子表面进行喷淋,大致每秒钟喷两次,持续时间20~30s,在喷雾结束后的10s内完成水滴接触角状况的观察、伞裙表面憎水级别的判别。结果的判定不以一次检测结果为依据,应综合多次测量结果进行判定。运行绝缘子的憎水性HC级规定为伞裙上表面测量值。若绝缘子伞裙下表面等值附盐密度大于0. 6mg/cm²时,应进行清扫、水冲。清扫、水冲后放置96h重测,若恢复至HC5级以上分级水平可继续运行,否则应退出运行。 瑞典输电研究所(STRI)推荐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分类准则》(即HC法则)将憎水性分为7个等级,各级对应不同的聚水状态(见图4-14)。依据经验:HC1级,绝缘子表面水滴表现为只有分离的水珠,大部分水珠的后退角不小于80°;HC2级,大部分水珠的后退角大于50°、小于80°,HC3级稍微次之;HC4级,绝缘子表面分离的水珠和水带同时存在,完全湿润的水带面积小于2 cm²,总面积小于被测面积区域面积的90%;HC5级,一些完全湿润水带面积大于2 cm²,总面积小于被测面积区域面积的90%;HC6级,完全湿润总面积大于90%,仍存在少量干燥区域、点或带;HC7级,整个被试区域形成连续的水膜,具体见表4-8。 图4-14 试品表面对应的聚水状态 表4-8 试品表面水滴状态与憎水性分级标准 HC值 试品表面水滴状态描述 HC1 只有分离的水珠,大部分水珠的后退角θr≥80。 HC2 只有分离的水珠,大部分水珠的后退角50°<θr<80° HC3 只有分离的水珠,水珠一般不再是圆的,大部分水珠的后退角20°<θr<50° HC4 同时存在分离的水珠与水带。完全湿润的水带面积小于2cm²,总面积小于被测区域面积的90% HC5 一些完全湿润的水带面积大于2cm²,总面积小于被测区域面积的90% HC6 完全湿润总面积大于90%,仍存在少量干燥区域(点或带) HC7 整个被试区域形成连续的水膜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