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导地线、光缆测量主要原因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特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的导、地线测量主要指线路弧垂、交叉跨越、刚性跳线的测量。进行上述测量的主要原因如下: (1) 刚性跳线由于长期受到跳线绝缘子拉力及导线、铝母线、金
特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的导、地线测量主要指线路弧垂、交叉跨越、刚性跳线的测量。进行上述测量的主要原因如下: (1)刚性跳线由于长期受到跳线绝缘子拉力及导线、铝母线、金具自重而产生形变。 (2)线路下方出现新的钻越或导线弧垂发生变化。 (3)改动了杆塔或改变了杆塔的尺寸,以及改变了绝缘子串的长度。 (4)杆塔歪斜,导线松弛而未调整或导线经过长时间运行长度释放。 (5)由于相邻两档内荷重不均匀,导线在悬垂线夹内滑动。 由于上述原因存在,因此在运行中必须经常观察特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刚性跳线及导、地线弧垂情况,使其符合设计要求。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弧垂的测量周期为:线路投入运行1年后测量1次,以后根据巡视结果安排在夏季进行。具体运行要求为:导、地线弧垂偏差标准为±2.5%;对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其弧垂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其正偏差值不超过1m;跨越通航河流的大跨越档的相间弧垂最大允许偏差为500mm。1000kV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及对地距离,应满足Q/GDW 153-2006中的相关规定。其测量周期为:线路投入运行1年后测量1次;线路下方有新建钻越物时,应及时测量。以后根据巡视结果安排在夏季进行。而对于刚性跳线,目前仍没有具体的运行标准,运行单位应注意积累经验数据,探索其变化规律,在刚性跳线铝管母线发生明显形变或超出屈服极限时,应及时对其进行更换。 线路导、地线及光缆的弧垂测量方法较多,主要有经纬仪测角法、等长样板法、不等长样板法、测档内线高法。其中经纬仪测角法又可分为档端法、档外法、档内法。等长样板法、不等长样板法常常用于线路施工,测档内线高法测量数据较多,所以以上三种方法在1000kV交流输电线路运行中很少用到。经纬仪测角法中,测档内线高法使用较少,本书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介绍,下面主要介绍档端法和档外法的具体测量方法。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