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1000kV交流输电线路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目前,特高压线路保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线路保护区内违规植树普遍,树障清理工作困难,赔偿问题十分突出。地方民众对砍伐树木索赔的要求高于政府规定的赔偿标
目前,特高压线路保护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线路保护区内违规植树普遍,树障清理工作困难,赔偿问题十分突出。地方民众对砍伐树木索赔的要求高于政府规定的赔偿标准。部分树木的砍伐需要和林业部门协调解决。 (2)各类线下违章现象仍然严重,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房、违章修路及违章施工等危害电力设施行为屡见不鲜。线路保护区内建房、修路、烧窑、开矿现象时有发生,运行人员虽及时下《影响线路安全隐患通知单》并积极制止,但因无执法权,效果不太理想,多数事件仍需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协调解决。 (3)人为外力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现象比较严重,重大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时有发生,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电力设施保护人力投入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工作开展困难、护线宣传力度较小。 (5)电网企业遇到侵权行为,只能通过双方或多方协商,如侵权方置之不理,进而上报要求政府协调,或采取法律手段(几乎不使用),不仅容易造成既成事实,不利于后期处理,而且维权周期长,给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1)存在法规漏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虽然明确了输电线路保护责任、范围和要求,但因我国幅员辽阔,各省情况千差万别,另外责任主体具体操作方法还有待明确,还缺乏具体地方法规支持。尤其是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范围尚未列入《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给特高压通道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2)部分地区对电力盗窃案件的打击力度不足。由于此类案件线索少,特高压线路铁塔往往位于荒郊野外,不易监控,加之公安部门警力有限,使得破案难度增加,同时销赃渠道的存在,客观上助长了盗窃电力设施犯罪活动。 (3)部分地区城建、规划部门在工程项目审批时未征求电力部门意见,产生了规划冲突。 (4)部分村民认为电力企业资金雄厚,提高树木砍伐及青苗赔偿的索赔标准。 (5)电网企业无执法权,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关企业,如林业局、铁路局、高速公路公司等都有执法队伍,当树线矛盾、路线矛盾等情况出现,如果明显是对方侵权,他们可以置之不理,如果是我方依法合规开展消除隐患措施,他们认为损害他们的利益,就可以直接调动或协调执法队伍出动,对运行维护人员采取强制措施。而当面对同样没有执法权的线下非法施工作业,因对方人多势众,运行维护人员依然是无计可施。 根据以上对1000kV交流输电线路通道保护工作难点的原因分析,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应从加强电力法规宣传,加强与沿线群众的沟通交流,做好线路相关知识问题的解释,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群众护线基础。目前实施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力发展群众护线机制。在线路沿途开展群众护线网络,利用村民护线员、护线协议学校、沿途公安机关、各地方供电公司等组建护线网络,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防护关口前移,对各类违章情况做到可控、在控。在每年年终至植树节期间,麦收、秋收后农闲期间,结合自身维护区段特点,策划并实施对沿线群众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集中宣传。例如每年年终在沿途发放印有宣传警示标语、举报电话的挂历、春联、门神、公告等宣传物品,加强沿线群众的守法护电意识。在农闲期间对所属线路沿途村镇、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向护线群众赠送电力法规和安全知识的书籍,为线路沿途构建较好的普法氛围。 (2)对日常巡视中发现的各类违章行为,应尽快查找到违章单位及负责人,对其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告知其违法行为所带来的恶劣后果,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勒令其限期整改。如未按整改期限整改的植树行为,则强制执行清障,在清障中尽可能不使违章人的财产损失,例如新种植树苗连根拔,不砍伐;育苗苗圃曾经签订协议的,按协议执行,超出协议要求预警高度的,采取修剪梢部为主。 (3)在线路正式移交后,专门组织职工在线路沿线的村庄、街道、重要路口等地方张贴电力法规宣传告示、通告。向当地群众讲解电力法规和安全注意事项,保证线路安全运行以及沿线村民安全。同时,请求各级地方政府协助做好宣传工作,教育沿线村民要自觉爱护电力设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4)与沿线部分偏远贫困的小学签订护线宣传协议,每年对学校进行一定的资助,校方负责小学生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法规的教育。组织人员编写了易懂易记的护线儿歌。向学校赠送篮球、足球、印有护线宣传儿歌的作业本等文化体育用品。通过两年来与沿线小学校的合作,群众护线积极性和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群众护线工作初步取得成效。 (5)铁塔占地普查登记,与相关单位、个人取得联系。实施铁塔占地普查工作,利用每次巡线的时间,对现维护的每一基铁塔所在的位置进行登记,找到占地所属的农户和村委会,登记联系方式。一方面要做好解释工作,另一方面要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逐步拉进与村民距离,有力地促进了1000kV交流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工作。 (6)建立有奖举报和回访制度。在1000kV交流输电线路的每一基铁塔上涂覆“发现异常,举报有奖”及联系方式,方便沿线群众及时举报线路出现的偷盗、雷击、绝缘子闪络等异常情况,激发了群众护线的积极性,保证了线路设备安全。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