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如何进行绕组的重绕?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4
简介(1) 在拆除旧绕组前和拆除过程中记录数据 在拆除旧绕组前和拆除过程中要记录数据,记录的数据有:转子绕组的节距;定子每只绕组的匝数;转子每只绕组的匝数;定子、转子绕组导
(1)在拆除旧绕组前和拆除过程中记录数据 在拆除旧绕组前和拆除过程中要记录数据,记录的数据有:转子绕组的节距;定子每只绕组的匝数;转子每只绕组的匝数;定子、转子绕组导线的线径;转子绕组与换向器的焊接位置;定子绕组引出线位置;定子绕组的尺寸;电刷架的位置。 (2)定子绕组的重绕 将定子绕组取出后,用两块木板夹住,再在台虎钳上压平,拆出纱带等绝缘物,量出绕组的尺寸,制作绕线模,数清匝数,量出导线的线径,再重绕新绕组。绕组绕成后,应做与原来规格相同的绝缘处理,并包扎整形,用金属夹子固定在定子铁芯上。 接线时要注意两个绕组的极性相反,一般采用尾接尾法。接好线后,在磁极中间放一只长度适当的铁钉,然后通入低压电,如果铁钉能立起来,表示接线正确,否则表示接线错误。 (3)转子绕组重绕 经绝缘处理后的转子绕组非常坚硬,冷拆法比较困难,所以应加热拆除。拆除后清除线槽内杂物,加上槽绝缘,再进行绕线。这种绕法,转子绕组端部不对称,易造成转子不平衡。另一种绕线顺序,首先在1槽与5槽间绕第一个元件,然后在5槽与9槽间绕第二个元件,如此依次一个接一个地绕下去,即槽号按1-5、5-9、9-4、4-8、8-3、3-7、7-2、2-6、6-1绕制,这种绕法端部平整,平衡性好。但工艺复杂,接线也不方便。 在绕制过程中,当每一绕组绕到规定的匝数时,把导线线头抽出槽外,将两根导线扭成“麻花”形,作为抽头用。为了区别同一槽内接线头的先后,可给接线头套上不同颜色的套管,或将接线头抽出不同的长度,以示区别。 (4)转子线头与换向器的焊接 当换向器的片数是槽数的2倍或3倍时,一般每个元件都是用2根或3根漆包线并绕的。如6mm电钻,转子槽数为9,换向器片数为27,则并绕漆包线为3根,节距为4(即1-5槽),由于3根漆包线并绕,每个槽中有三个绕组元件,9个槽中共有27个绕组元件,第1槽中三个元件,编号为1、2、3,相邻的第2槽中的三个元件编号为4、5、6依次编下去。接线时,将27个元件的头和尾,按照相邻编号的顺序,依次串联,即第一个元件的尾与第二个元件的头相连,第二元件的尾与第三个元件的头相连,直至第二十七个元件的尾再与第一个元件的头相连,而形成闭合回路,共连接成27个线头。但相连时,应以绕组元件头所在槽的位置为准,将尾拉至头处相连。然后按照记录的数据焊接。 焊接时用松香焊剂,换向器一端应略低于转子的另一端,以防焊锡滴入转子槽内,烙铁应该稍向上提起。全部焊完后,用电工刀将冒出的线头切掉,刮清换向器片间的焊锡,最后在引出线上部扎线。 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后,要进行匝间短路试验和换向器片间电阻测定,合格再进行烘干一浸漆一烘干。烘干温度不宜过高,温度变化也不宜过大,以防引线头与换向器连接处断线。装配后带电试验前,要测量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MΩ,同时要装好减速箱,以防飞车损坏电枢绕组。带电试验时,如发现旋转方向相反,可将电刷架上的两个定子绕组的线头位置对换一下即可。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