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PLC冗余控制系统和热备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冗余控制系统和热备用系统是在大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 2 种控制结构。 所谓冗余系统,是指整个 PLC 控制系统由 2 套完全相同的系统组成,其中一套在系统正常工作时并不需要,如图
冗余控制系统和热备用系统是在大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2种控制结构。 所谓“冗余”系统,是指整个PLC控制系统由2套完全相同的系统组成,其中一套在系统正常工作时并不需要,如图4-13所示。2块CPU模块使用完全相同的用户程序进行工作,其中一块是主CPU,另一块是备份CPU。主CPU工作,而备份CPU的输出是被禁止的;当主系统发生故障时,备用系统可以立刻投入正常工作,并切换为主系统,以保证整个控制系统的连续、不间断运行。这一切换过程是由冗余处理单元RPU控制,切换时间通常是1~3个扫描周期,I/O系统切换也是由RPU来实现的。 图4-13 冗余系统示意图 “冗余”系统在结构上既可以采用2套完整的PLC控制系统,又可以将一个机架分为2个区域,并安装2套模块(包括CPU、I/O等)。2个CPU之间用光缆连接,并通过PLC的切换指令实现工作系统与备用系统之间的切换,如图4-14所示。
图4-14 冗余CPU的容错 所有数据交换,无需用户配置,一个扫描周期能够完成所有数据交换,确保所有命令同步操作,允许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平稳地切换到冗余CPU,并从中断点继续执行,不会丢失任何信号。这种偏重于性能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对时间要求极高的过程。2个PLC之间可以相隔2km。 在热备用(hot)系统中,2台CPU通过通信接口直接连接在一起,均处于通电状态,如图4-15所示。
图4-15 热备用系统示意图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由主CPU通知备份CPU,使备份CPU投入运行,备用系统一直处于待机状态,所以称为“热备”状态。这一切换过程一般不会太快,但其结构比冗余系统简单。 可见,冗余和热备用是有区别的。真正的冗余2个控制器都接收信号,只是一个不往外输出信号,这样切换时间非常短,冗余基本上可以实现无扰动切换;而热备用有一个切换时间,只有当一个控制器出现问题时,另一个控制器才接收信号,切换时间比较长,热备用属于有扰动切换,输入/输出有间断。 以上介绍的是硬件实现方式,采用硬件方式切换不用编程。硬件冗余均采用光纤通信,通信速度快,系统稳定,切换时间短,但是成本也较高。 另外还有软件冗余方式,用软件编程的方式进行处理器的切换,组成比较经济,构成灵活,但程序处理需要一定时间,对于时钟同步及切换时间要求不是十分严格的场合,选用软件冗余方式是非常经济有效的。 软件冗余系统中PLC内部的运行过程如图4-16所示。
图4-16 软件冗余工作原理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冗余控制方式和热备用控制方式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是采用硬件冗余方式还是软件冗余方式,应以实际应用为主导,以高可用性为原则,详细分析需求的必要性,然后再确定。 Schneider的“冗余”系统必须使用冗余热备系列CPU模块实现。 Schneider PLC系统采用双机硬件的冗余热备机制,以避免生产停机的危险。它采用同步方式协调,既保证了同步的有效性,又不会增加CPU的运算负担。 冗余热备控制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 ①2个系列CPU模块; ②2套安装CPU模块的机架,或者是1个可分为2个区域的机架; ③根据“冗余”系统的需要,配置其他模块。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