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PLC技术 > PLC技术
S7-200 PLC用户程序结构
来源:艾特贸易2017-06-05
简介S7 - 200 PLC 的控制程序分为主程序 (OB1) 、子程序 (SBR0 ~ SBR63) 和中断程序 (INT0 ~ INT127)3 种。 主程序是用户程序的主体,在一个项目中只能有一个主程序, CPU 在每个扫描周期都要执行一
S7 - 200 PLC的控制程序分为主程序(OB1)、子程序(SBR0~SBR63)和中断程序(INT0~INT127)3种。 主程序是用户程序的主体,在一个项目中只能有一个主程序,CPU在每个扫描周期都要执行一次主程序指令。 子程序是程序的可选部分,最多可以有64个。只有当主程序调用时,才能够执行。合理使用子程序,可以优化程序结构,减少扫描时间。子程序一般在主程序中被调用,也可以在子程序或中断程序中被调用。 中断程序也是程序的可选部分,最多可以有128个,是用来及时处理与用户程序的执行时序无关的操作,或不能事先预测何时发生的中断事件。中断程序的调用由各种中断事件触发,而不是由用户程序调用,只有当中断事件发生时,才能够被执行。中断事件一般有输入中断、定时中断、高速计算器中断和通信中断等。中断程序可在扫描周期的任意点执行。 S7 - 200 PLC的用户程序结构分为2类:线性程序结构和分块程序结构。 线性程序结构是指一个项目的全部控制任务被分成若干个小的程序段,按照控制的顺序依次排放在主程序中,如图3-8所示。编程时,用程序控制指令将各个小的程序段依次连接起来,程序执行过程中,CPU不断扫描主程序,按编好的指令代码顺序执行控制工作。 线性程序结构简单明了,但仅适合控制量较小的场合。控制任务越大,线性程序结构就越复杂,CPU的执行效率就越低,系统就越不稳定。 分块程序结构是指一个项目的全部任务被分成多个任务模块,每个模块的控制任务由子程序或中断程序完成。编程时,主程序和子程序(或中断程序)分别独立编写。程序执行过程中,CPU不断扫描主程序,碰到子程序调用指令,流程就转移到相应的子程序中去执行,如图3-9所示,如遇到中断程序就执行相应的中断程序。 图3-8 线性程序结构
图3-9 分块程序结构 分块程序虽然结构复杂一些,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控制任务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控制任务。分块程序有利于代码编写,程序调试也较简单。所以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控制程序,采用分块程序结构较好。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