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距离保护定义和距离保护工作原理
来源:艾特贸易2017-03-18
简介1. 距离保护的定义 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反应了短路点到保护安装点之间阻抗大小(距离的长短)。
1. 距离保护的定义
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反应了短路点到保护安装点之间阻抗大小(距离的长短)。
2. 距离保护的主要装置
主要元件是距离(阻抗)继电器,它可根据其端子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测知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间的阻抗值,此阻抗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测量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就近原则。
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测量阻抗大,动作时间长;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图1距离保护的主要装置
保护2测量阻抗为: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护安装地点至短路点之间距离的关系
,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为满足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应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阶梯型时限特性,并分别称为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
距离保护的第I段是瞬时动作的,t1是保护本身的固有动作时间。 保护2的整定值:
保护1的整定值:
距离Ⅱ段整定值的选择与限时电流速断的相似,即应使其不超出下一条线路距离Ⅰ段的保护范围,同时带有高出一个△t的时限,以保证选择性。当保护1第Ⅰ段末端短路时,保护2的测量电阻为:1可靠系数 K,则保护2的起动电阻为
。
点击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