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电缆敷设不规范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来源:艾特贸易2018-09-27

简介现象: (1) 电缆通道不畅,堆放杂物,积水。 (2) 用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3)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过长。 (4)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超过规范的规定。 (5) 桥(梯)架

    现象:

   (1)电缆通道不畅,堆放杂物,积水。

   (2)用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3)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过长。

   (4)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超过规范的规定。

   (5)桥(梯)架上多根电缆排列不整,互相交叉挤压,固定不牢固。

   (6)不挂标志牌或标志内容不全,字迹不清晰(图1)。

电缆绑扎不规范,且无标识

    1    电缆绑扎不规范,且无标识

   (7)电缆金属护套不作接地连接。

    防治措施:

   (1)电缆通道应经常整理清扫,保持畅通。

   (2)三相四线制系统应使用四芯电缆,不得使用三芯电缆加一根单芯电缆或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

   (3)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按表1设置。

    1    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

    电缆种类

  支持点间的距离/mm→水平

    敷设

  支持点间的距离/mm→垂直

    敷设

备注

    电力电缆→全塑型

    400

    1000

  电力电缆→除全塑型外的

    中低压电缆

    800

    1500

    电力电缆→35kV及以上

    高压电缆

    1500

    2000

    控制电缆

    800

    1000

 

    注:全塑型电力电缆水平敷设沿桥架固定时.支持点间的距离允许为800mm

   (4)电缆最小弯曲半径按表1进行施工。

   (5)桥(梯)架上的电缆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不应挤压,在下述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1)垂直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个支架均固定;桥架上每隔2m处。

   2)水平敷设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角、电缆接头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6)敷设电缆应及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述要求:

   1)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设置标志牌。

   2)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无编号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标志牌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3)标志牌宣统一,应防腐,挂装应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