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气技术 > 电气技术
IGCT技术参数
来源:艾特贸易2017-11-10
简介(1) 获准专利的硅滑动式结构。 (2) 获准专利的低电感封装技术。 (3) 极低的导通损耗。 (4) 光触发输入及状态反馈。 (5) 可串联应用(串联级数相当)。 (6) 快速响应和准确定时。 (7) 具有
(1)获准专利的硅滑动式结构。
(2)获准专利的低电感封装技术。
(3)极低的导通损耗。
(4)光触发输入及状态反馈。
(5)可串联应用(串联级数相当)。
(6)快速响应和准确定时。
(7)具有抗辐射能力。
IGCT非对称型参数见表3-5,反向阻断型参数见表3-6,反向通导型参数见表3-7。
表3-5 IGCT非对称型参数表
注适用于交流方波输入。
Tj=40~125℃适用于恶劣环境。
Tj=10~125℃适用于工业恶劣环境。
Tj=0~125℃适用于破坏应用。
表3-6 IGCT反向阻断型参数表
注:为电流源逆变器优化设计。
表3-7 IGCT非对称型参数表
注:适用于交流方波输入。
在不断提高阻断电压和加大最大关断电流方面,功率半导体的发展必须面对物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典型GTO的最大额定参数为:动态阻断电压6kV,关断电流6kA。在一台元器件串联的NPC(中性点钳位)逆变器中,与这种GTO对应的最大功率约15MVA。不久将需要额定功率达数百兆伏安的逆变器。
为了达到更大的额定功率,一个解决方法是把总功率分给几个子系统。相对而言,这样的装置比单台大功率变流器更复杂,而且会增加其购置和运行的费用,同时还降低了效率及设备完好率,并加大了体积。因此,对于未来的大功率应用来说,关键之举是要引入关断器件的串联。关断器件的这种串联也有利用降低设备购置成本和运行成本,串联晶闸管是一种得到验证的HVDC技术,其装置已成功应用数十年。IGCT的存储时间很短,只有1μs,特别适合于器件的可靠串联,因而它无疑是新型大功率逆变器的关键技术。在以串联为基础并能确保最佳待机率的方法是使串联的IGCT元件数多于所需的元件数。由于该方法使装置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改进,因而具有实际意义。
(1)万一某一只IGCT或反并联二极管失效,装置也能继续运行而不会中断。这是因为平板式的IGCT器件失效后自身即形成短路,器件失效可由电子电路检测出来并由光缆发出信号。在电路检修时,失效器件能被替换掉。
(2)加入冗余的IGCT减小了每个器件及每个缓冲电路的电压负载。众所周知,单个器件的寿命与其所受的电压有很大的关系。如当电压降低1/3时,IGCT的平均寿命提高约20倍。
(3)加入冗余的IGCT亦减少了变流器相桥穿通的危险,因此能制造出没有熔断器的大功率变流器装置,并提高其可靠性和效率,从而极少发生贯穿短路。尽管如此,变流器仍做成能承受该故障条件下的机械应力的结构。
新的大功率逆变器模块的研制开发,使串联IGCT能应用于100MVA变流器上。针对大功率领域的应用,一种低感和高性价比的水冷逆变器模块的研制成功,使模块中串联的IGCT的数量增至6只。每只4.5kV的IGCT能承受3kV的最大静态直流电压。大功率逆变器设计时通常选用的串联器件数为N=5+1方案,由于采用了冗余设计,使得逆变器待机率大为提高。要达到所需的可靠性,在甚高功率应用中必须采用冗余设计。以第一代IGCT产品为基础的IGCT逆变器模块,其du/dt吸收电路得以简化,仅装备简单的RCD型吸收电路,并由专用的隔离变压器向门极驱动单元提供电源。可以预见,未来第二代IGCT产品的应用,将会有如下革新:
(1)逆变器模块的损耗进一步降低。
(2)取消或进一步简化du/dt吸收电路。
(3)达到1kHz或更高的开关频率。
(4)由于降低了门极驱动功率,IGCT的触发电源可直接从主电压取。
点击排行
